白玉山三酱争香大国品牌

2020-03-09   白玉山-白玉山贵州商会


三酱争香-金态金酒


       三酱争香白酒品牌的由来,要从贵州茅台酒的由来之三家烧坊的故事说起,就是华氏、王氏、赖氏三位酱香白酒前身人物,白酒发展到今天新时代百花齐放谓之为“三酱争香”。

       我叫白玉山,出生于北京,贵州遵义市人,文化学者,研究员,酱香白酒史专业研究学者,有许多小职务:贵州商会在职11年秘书长、贵州商会常务副会长、贵州商会轮值会长,遵义商会执行会长,市调解协会调解专家组组长,人民调解员。1998年遵义市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1999年贵州省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2000年遵义市光彩之星;酱香酒一级品酒师白玉山;酱香酒老酒鉴定师白玉山;战酱酒创始人〔已给好友〕,醇台酒创始人〔已给好友〕,相逢新时代酒创始人,金态金白酒创始人,北京白玉山会所/广东白玉山会所;贵州省产业投资智库专家白玉山〔特聘〕;中国策划研究院研究员〔持证/高级资质〕;国家人才库高级分析人才〔持证/高级资质〕;中国中小商企协会副会长;中国易研学会副会长;遵义商会党支部书记;遵商联盟副会长单位;酒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市级劳动模范;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员;广东省科技干部管理学院优秀学员;我妈妈是仁怀市(以前叫仁怀县)人,我外公家住仁怀市茅台镇南坳,外公袁绍清在河对面观音寺河边赏等坝开酒厂“清圆烧坊”,我小时候在外公家长大,外公家条件好,我6岁左右就开始“偷酒喝”,没有酒杯,我用水瓢勺了半出来喝,喝不完就悄悄倒掉,后来被发现被训了一顿,后来喝不完就倒回酒坛里面去,喝到现在我差不多喝了3-4吨白酒,长大后各个地方的白酒各类香型我都喝过,还是酱香白酒好喝。

        一一题记

白酒品牌金态金酒,茅台镇白酒品牌

       大家知道,贵州茅台酒在现代意义上,是我国成立后由茅台镇最大的三家私营酒⼚“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于1952年公私合营而成的酒厂,若是要追溯茅台酒历史,那就必须追溯这三家烧坊酒厂的历史。

       “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这三家烧坊酒厂在清朝同治⼀年即(1862年)的时候,现在的茅台酒厂在这三家被毁的烧坊旧址上开始恢复重建酒厂,从这以后的发展中主要有三家酿酒作坊名叫“白酒烧房”,而最早开设的是“成义烧房”,其次是“荣和烧房”和“恒兴烧房”。

       “成义烧坊”的前身是“成裕烧房”的名号,早于同治一年(1862年)时开设,其创始⼈是华联辉即“三酱争香”第一酱,华联辉原籍是江西临川,其始祖于清康熙年间来贵州经商定居在遵义团溪镇,其祖上几代都以贩盐为业,并以此发家致富,华联辉既继承经营盐业的同时又读书应试,考中咸丰年间己亥科举人,在光绪三年即(1877年)时受聘为四川盐法道总文案执笔,协助唐烔推行四川“官运商销”新盐法!其弟华国英也是举人,也是长期任四川官盐总办;华联辉兄弟先后经办盐务控制川盐运销,又在茅台镇开设“永隆裕”盐号经销,在贵阳开设“永发祥”盐号经销;据后来华联辉的孙子华问渠回忆说在咸丰末年时候,华联辉的祖母彭氏在一次闲谈中偶然想起年轻时路过茅台(原名四方井),曾喝过一种好酒,后就嘱咐华联辉到茅台时带些酒回来喝,华联辉到茅台时,战争刚过,到处是残垣断壁,原先的酒房已夷为平地,作酒坊主人也不知下落去处。于是华联辉决定在茅台设酒坊烤酒,恰好这时作坊旧址的土地已收为官家产物,官府正将其变卖,于是华联辉便购得原作坊旧址在茅台杨柳湾的那块土地,找到昔日的烤酒师傅们,在旧址上建立起简易白酒作坊,酿出的白酒果然如同祖母当年所饮白酒一样。

       于是,华联辉继续酿造白酒,仅作为家庭饮用或馈赠亲友之用,不着对外销售,因此白酒质优良,亲友们都交口称赞,纷纷前来要白酒喝,于是华联辉决定将烧房扩大并定名为“成裕烧酒房”,附属于“永隆裕”盐号旗下,不久又更名为“成义烧房”;起初酒房规模不大,只有两个窖坑,年产在1750公斤左右,酒名叫“回沙茅酒”,白酒产品由他在茅台和贵阳的盐号代销。华联辉的儿子华之鸿接办之初仍作为附带业务经营,直到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之后,才引起华氏重视,将年产量扩大到8500-9000公斤左右。在1936年之后,川黔、湘黔、滇黔公路相继通车,才给茅台酒运销省外创造了条件。到了华之鸿的儿子华问渠经营,曾打算扩大生产烧坊,但因经济力量不足而未能实现这一愿望。在1944年时“成义烧房”遭火灾大部烧毁,华问渠恢复重建并扩大生产规模,窖坑增加到18个,年产量最高峰时达21000公斤左右的白酒。

       三酱争香来源的第二个源由是“荣太和烧房”,其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时在四方井设立,这个烧房是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孙全太和“王天和”盐号的老板王立夫合股开设的,因取名石、孙两人名字及“王天和”店名的各一字,定名为“荣太和烧坊”,这是三酱争香之第二酱王立夫。烧房开始时由孙全太掌柜,三家分别按股提取利润,在1915年仁怀县分为习水、仁怀两县,孙全太家距茅台较远,其又忙于在家乡习水长沙扩充商务势力,于是辞去掌柜职务,烧房就由石荣霄负责经营。后来孙全太为了收回投资,进一步扩大在习水的商业之力,以石荣霄账目不清为由向其提出诉讼,后经仁怀县裁决由石荣霄以两百两银子作股金和股息退给孙全太,于是“荣太和烧房”也就更名为“荣和烧房”。

      在几年后另⼀个股东王立夫病死,其儿子王和星与袁绍清的祖父袁士华,虽有股权但是烧房实际已落入石荣霄手中,石荣霄原本姓王,后为石家之养子,王立夫死后石乃还宗三辈还祖,复为王姓,到石荣霄的长孙王少章时烧房已为王家独揽。

       在1930年前后,孙全太的后人孙明远在军阀侯子担的部队任职,便借股权问题制造纠纷,要求清算历年账目,是时王少章已死,由他的弟弟王泽生接办,王泽生知道孙明远难以对付,只好送去茅酒一千瓶酒了事。以后王泽生又仗势迫使王立夫的后人“自愿”退出,把烧房据为已有。在1949年王泽生死后,“荣和烧房”由他的儿子王秉乾继续经营,窖坑由两个增加到四个,酒的产量也由1000-1500公斤增加到4000-5000公斤,后来又增加两个大窖,生产能力达12000多公斤,但由于管理落后,常年产量仅有5000公斤左右白酒。

       三酱争香来源的第三个源由是“恒兴烧房”,他的前身是“衡昌烧房”,是贵阳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台开办的酒厂,后来周秉衡原在贵阳与贾文钦合伙开设“天福公”商号经营鸦片,因风险太大于是转向经营茅台酒。建厂开始时周秉衡派其心腹余德盛,到茅台拉拢地方人士以减少阻力。尽管如此,在开办以后仍遇到不少麻烦。在建厂和用地问题上,几经周折才打通关节,用八百大洋买到了建五间厂房的土地。起初周秉衡对酒房抱有很⼤的希望,一开始就修建了18个⼤窖坑,经过两年的筹备和基建才正式投产,但投产不久后“天福公”商号倒闭破产,把酒房的流动资⾦挪用去还债,被迫解雇了20多个人工,只留下酒师和⼀个帮工,勉强维持生产,而且年产量很低。“衡昌烧房”在经济窘迫中拖了8年之久后到1938年,周秉衡与名族资本家赖永初合伙组成“大兴实业公司”共集资8万元,周仍以酒⼚作价入股。大兴实业公司由赖永初任销售经理,周秉衡任销售副经理,赖永初随即积极抓酒房实权,将原任衡昌房烧房经理的周秉衡之子周扶常调走,派心腹葛老澄接任,这是三酱争香第三酱赖永初。把周秉衡派到四川泸州,周扶常派到四川合江坐庄运销花纱布和香烟。周扶常成天吃喝嫖赌亏空两万多银圆,赖永初见时机已到,便亲⾃到泸州和合江查账,向周秉衡提出归还欠款的要求,周只好把“衡昌烧房”卖给赖永初,赖永初补给周秉衡七千银圆,“衡昌烧房”从此落入赖家之手中。

       当时赖永初接手后酒厂后,于1941年把“衡昌烧房”更名为“恒兴烧房”,并扩大经营,购进12匹骡马作为推磨之用,工人增至50余人,最高时达到70多人;到1947年后年产酒量提商到39500公斤左右白酒,与此同时赖永初利用“恒兴烧坊”总号的招牌搞地下钱庄吸收存款,转而做茶叶和桐油、黄金和棉纱生意,并利用在外地所设商号扩大酒的销路!抗日战争胜利前后的时期赖永初已跻身政界,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兼任贵州省银行和重庆大川银行经理等重要职务。

       三家烧房的老板都不住在仁怀茅台,“成义烧坊老板华问渠和“恒兴烧坊”的老板赖永初住贵阳,“荣和烧坊”的老板王泽生住仁怀县县城。厂务事由委派的经理秉承老板的旨意掌管人事、财务和生产销售等事项,酒师专管技术指导,包括酒的勾兑和品尝,“成义”的经理先后有赵致缄、罗某、薛相⾂,酒师有郑永清和袁绍清的父亲;“荣和”的经理有龙德安、钱克纯、陈厚德,酒师是王华清;“恒兴”的经理有葛志诚、杨端五、韦岭,酒师是郑义兴,在“衡昌烧房”未开始前,“成义”“荣和”两家的产量都不高。所以在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没有多大的利害矛盾,竞争意识并不明显。当周秉衡在茅台创建“衡昌烧房”,“成义”“荣和”感到要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时,于是就联合起来阻止刁难其建酒厂。“衡昌”建成后彼此间就发生了接连不断的相互倾轧事件,“衡昌”在建厂初期从赤水河岸的一个废置已久的官渡撬了两船石头,“荣和”的老板就挑唆当地的帮会头子以破坏公益为由敲了“衡昌”30元大洋。“衡昌”在厂房前的台阶占用了一条早已无人行走的小路,又被“成义”“荣和”的老板唆使茅台镇区长罚了“衡昌”200银圆,还请了⼏桌酒席赔礼。“衡昌”建成投产因请了“成义”的酒师指导生产,这件事情被“成义”的q板知道后,又上告当地区公所把酒师扣押,强迫立下今后与“衡昌”断绝往来的印结为据。对“衡昌”产的酒,“成义”“荣和”两家又以粗制滥造影响茅台酒名誉为借口,阻止在茅台镇销售,“衡昌”被迫把酒运到外地销售,当“衡昌”在茅台站住脚后则进行反击。在原料采购上有3家商定的统一规格和价格协议,但“衡昌”依仗资金充足破坏协议抬价抢购,囤积原材料迫使“成义”减产或到外地收购增加成本。1942年“成义烧房”到四川大渡口等地收购小麦制曲,“恒兴”也前往争购,致使“成义”在收购中遇到很大困难,弄得“成义”的经理薛相臣只好向白二郎借贷。“荣兴”虽也有竞争力但因生产规模小,老板又是当地的大地主,可以强制佃户将所收的高粱小麦全部抵作地租,在竞争中是没有困难的。

       “荣和”与“成义”两家,为了争夺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的国际金奖的奖状和奖章长期争斗,一直争到1918年由当时贵州省省长刘显世作出裁决,由两家烧房共同享有才算了结。在这个时期的茅台酒在当地官吏和土豪眼中已是一块大肥肉,“成义”和“恒兴”的资本家华问渠和赖永初等虽然亦官亦商,终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成义”和“恒兴”两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对官吏曲意逢迎殷勤接待;当时的省政府和县政府官员常来茅台敲诈勒索,不仅吃喝抽鸦片都由酒厂供应,临走还要拿茅台酒,甚至打牌输的钱也要由酒厂代为“垫”付。

       白酒烧房经常是采取送钱送礼请客等,用各种方式广泛结交贿赂官员以减少麻烦,逢年过节两家烧房除送酒给有关的大小官员和地方豪绅、帮会地痞流氓外,还要大摆筵席宴请他们,并且有些酒房关系不大的小官吏,在酒⼚照顾不到的情况下还主动上门赊酒揩油。“荣和”酒厂的老板是当地有势力的地主,这些麻烦相比较要少些;每逢烧房上所得税时得先送钱给税吏,对税务局长必另有敬奉。所以当提高税率时税务机关事先通知烧房购买大量税票,借以偷漏税,双方都从中得到好处。还有⼀种是以“买酒”为名行贿,即在每次酒提价之前,烧房就列出名单并通知说茅台酒即将提价,待酒提价后便将提价部分由酒厂用现金付给他们。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后,我国各行各业都百废待兴,仁怀县政府通过没收接管以及赎买的方式将三家烧坊国有化和统一化,并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也就是现在的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而现在的“华茅”、“王茅”、“赖茅”三个品牌则是上世纪则是上世纪80年代茅台酒厂注册的,三酱争香白酒品牌由此而来。

       岁月的流逝时过境迁,茅台镇“三家烧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则是品质更佳更具现代化和生产规模更大及影响力更大的国营企业。好了,关于茅台镇三酱争香的故事我们就讲到这里,在品味历史的过程中让我们能够更加近距离感受下茅台镇酱香白酒金态金酒的独特魅力。

白酒品牌金态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