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贵州商会-论白起将军

2020-07-13   白玉山-白玉山贵州商会


白玉山贵州商会-论白起将军


       中国古代“第一战神”白起将军,一生无败绩,白起将军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今天的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将领和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白玉山研究白起将军得出,白起将军熟知兵法而且善于用兵,曾与穰侯魏冉相交甚好,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在秦昭襄王十四年,以左庶长统兵于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而扫平秦军东进之路,接连升为国尉,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大举伐楚,攻克楚都郢城,占领楚国大片土地,因功受封武安君;后屡破三晋,不断攻取韩魏领土;在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时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卒四十万;战后主张乘胜进军攻破赵国,但因应侯范雎妒其大功,终许韩、赵割地求和而罢兵。后秦昭襄王再起兵攻邯郸久攻不下,拟派白起为帅,屡遭他拒绝,由此触怒秦昭襄王同时又得罪范雎,最后被免为士卒,赐死在杜邮

       白起将军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致胜而威震六国,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又与韩信合称“韩白”,后人还常将其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合称为“韩白卫霍”。唐代时位列武庙十哲。

       白起将军称为古代“第一战神”,一生无败绩而为何被秦王赐死?原由只因得罪小人。白起将军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历史上人称“战神”和“杀神”。有句俗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如果被白起听到,一定会笑掉大牙:“什么,败,不存在的,我领兵打仗就从来没有败过”,的确,白起将军一生从无败绩,因此历史上才人称“战神”和“杀神”。他从左庶长起家南征北战,拳打韩魏脚踢赵楚,为秦国打下了70座城池,绝对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而且,以前战俘不听话,于是就屠杀战俘,据统计白起一生中杀敌军俘虏高达100万之多,所以有句话叫“白起出征,寸草不生”。白起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就是长平之战,这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国运之战,最终白起以压倒性优势而战胜赵国,坑杀赵国40万战俘而一战成名!

       但是长平之战也是白起人生的分水岭,原本白起将军是要一鼓作气打下邯郸灭了赵国,给自己潇洒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秦王却命令他班师回国,于是这到手的鸭子就飞走了。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白起开始在家装病,他不带兵也不上朝,你爱谁谁。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病了,指挥了那么大的一场战役,脑细胞一定死了不少。秦王攻邯郸,几次都攻不下来,三番五次的来请白起出山,他就是不答应;不出山就算了,白起还说风凉话:你看我说邯郸不好打吧,你就是不听,现在傻眼了吧。秦王恼了:你还蹬鼻子上脸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给我削去他的爵位,一撸到底,当大头兵去,别在咸阳待着,我看着心烦。

       就在白起刚走出咸阳城十里之路时,秦王的第二道旨意到了,赐他自尽。白起之死,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顶撞了秦王,深层次的原因是白起卷入了皇家之间的派系斗争,而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得罪了一个小人叫范雎!长平之战是白起的荣耀,也是一生的污点,长平之战是白起的“封神之战”,坑杀40万赵国兵卒,也是白起一生的污点,被人视为残忍至极。

唐朝末年,天雷阵阵,一头牛被雷给震死了,人们发现牛肚子上竟然写着“白起”二字。都说白起杀人太多,罪孽深重,几百年了老天爷还不放过他。长平之战,原本可以不发生,因为赵王的一时贪念,将赵国拖入了万丈深渊。

       话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去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之地,就是今天的河南沁阳。韩国的地形原本就是一个宝葫芦,野王就是葫芦中间最窄的那一部分地方。野王被占领后,北方的上党就成了孤悬海外的飞地,与韩国本土断绝了联系,韩王怂了,主动把上党地区十七城割让给秦国:给你给你,无非就是从葫芦变成一个球,不算事儿。结果上党地区的守臣冯亭不干了:“什么?不放一枪一炮就投降了,子儿死也不当秦国人”。经过开会研究冯亭决定,带领着上党十七城集体跳槽到赵国。

       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赵国内部有不同意见。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人坚决反对接受上党的加盟,他说:这可不是馅饼,这是个大陷阱,你想想秦国占领野王,上党十七城已经唾手可得,现在突然归了赵国,必然会引来秦国的雷霆之军,我们承受不起啊。

       而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人则主张接受冯亭的加盟,他说:我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出动上百万的将士,也难夺下一座城池,现在一下子就有了十七座城干嘛不要,傻子才不要”。最后赵王一锤定音:接受上党十七城的加盟,委任冯亭为华陵君,仍然负责上党地区的工作。

       听说这煮熟的鸭子飞了,秦王大怒,派王龁围攻上党。冯亭一边在上党组织抵抗,一边赶紧向赵国求援,结果没等到赵国的援军,上党已被秦国攻破,大批的上党百姓逃向赵国,也包括上党老大冯亭。赵国派大将廉颇向上党进发,在路上听说上党已经被秦军占领,就在长平驻扎下来,一边安营扎寨建筑工事,一边收留安置上党难民。廉颇这个时候年龄已经大了,一般老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善守不善攻,廉颇就是这样的,稳稳的守住长平这个地方,秦军攻打几个月,都没有攻打下来。秦王着急了,找范雎商量对策,范雎说:廉颇这个人是个老狐狸,他是本土作战,我们是客场作战,他这是想耗死我们,然后一举反击,我们要先想办法把廉颇给搞掉。秦王问:“有什么好办法吗?”,范雎说:要对付廉颇,必须得用反间计。范雎下了血本买通了赵王身边的大臣们,开始散布小道消息说:廉颇守上党,秦军根本不怕,他们最害怕的是赵括,要是让赵括当主将,秦军立马就完蛋了。

       那么赵括是谁?就是纸上谈兵那位大兄弟赵括。赵王听说了让人去前线一打听,廉颇居然一直是防守状态,没有主动进攻一次,还损失了不少的兵力,看来廉颇真的老了。于是赵王决定让廉颇下课,换上更加年轻的赵括上场。

       赵括纸上谈兵多年了,这是第一次“实战”,他意气风发,并发誓要擒住秦军主将让大家看看,他不光是会纸上谈兵而也会实战。毕竟赵括纸上谈兵,谈的一套一套的,秦王不摸底细,也不敢轻敌,就打出了自己王炸——白起。

      白起到了以后先派出三千士兵,舒展了一下筋骨,同时试探了一下赵括的底细,赵括用力过猛,一下子派出了1万人迎战,白起微微一笑说:赵括,你小子死定了。

       第二天白起排兵布阵,派出一路诱敌深入,派出两路切断赵括的后路,派出一路在中间截杀,赵括果然中计,带着全部兵马走进了白起的包围圈。结果可想而知,被白起杀的是天昏地暗片甲不留,赵括死于乱军之中,剩余20万将士集体投降。

       在此战后白起清点了一下战俘,连同在上党的俘虏,一共有40万俘虏,这么多人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尤其是上党的俘虏,他们本来就是因为不愿意当秦国人所以才跳槽到赵国,现在被俘了心里肯定也是不服气的,这么多战俘要供他们吃供他们喝,那可是很大一笔开支,再说万一他们再次造反,这40万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后白起决定,将40万人全部坑杀以免除后患。

       长平一战白起打的赵国肝儿颤,邯郸城内人人自危。白起决定一鼓作气攻下邯郸灭掉赵国,给自己的戎马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想到这时秦国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秦王紧急命令白起班师回国。白起是老大的不愿意:我裤子都脱了,你让我再穿上,你这是要憋死我吗。牢骚归牢骚而君命如山,白起还是乖乖的回国了。

       那么秦国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秦王的脑袋是让驴踢了吗?兔死狗烹,白起终究沦为秦王的弃子,就在白起大军向邯郸进发的时候,赵王急的团团转,他问手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手下摇摇头说都这功夫了,谁还有心思上班,赶紧下班带着老婆孩子跑路吧。

       这个时候正好苏代在赵国,他对赵王说:秦王用反间计,我们也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往咸阳走一趟,略施小计,您就等消息吧。这个苏代是何许人也?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哥哥苏秦你一定认识,就是在苏秦的影响下,苏代才开始研修纵横之术。苏代到秦国找到了秦国的当红丞相范雎,对他说:老哥,听说秦国打赢了赵括,现在又准备围攻邯郸,有这回事吗?范雎红光满面的说:那是当然,你也听说了。苏代突然收起笑容一脸忧愁的说:老哥,我是真替你愁的慌呀,白起这么勇猛,用不了几年,秦国就能称霸天下了,到时候以白起的功劳,还不得位列三公,那还有你啥事儿。你说你为秦国操碎了心,到时候反倒位居白起之下,你寒心不寒心啊,别忘了打击魏冉可是你的主意,那魏冉对白起有知遇之恩,他能放过你?

       苏代一顿神侃,正中范雎的要害,他死里逃生的来到秦国,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他可不愿意让一个政敌,爬到自己的头上。于是范雎游说秦王,让赵国和韩国分别割让城池来结束这场战争,然后就有了秦王急召白起班师。当年九月,秦王决定再次发兵攻打邯郸,正好白起生病,秦王就派王陵领兵,结果久攻不下。白起病好了后,秦王就让白起去替换王陵,结果白起死活不干。他对秦王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虚。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而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然不可。不得不说,白起将军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长平一战秦国虽然赢了,但是秦国兵力也损失不少,刚刚让赵国割让了六座城池,这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又出兵攻打,道义上站不住脚,各诸侯国一定会支援赵国,秦国未必有必胜的把握。

       那么,白起为什么能成为常胜将军一生无败绩?和他这种冷静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绝不打无把握之战。白起是从纯军事角度分析,而秦王考虑的就比较多了,他才不管白起那一套:咋地,打一场长平之战,你就牛了,真当你是太阳了,我大秦离开你白起就没人了吗?。秦昭襄王再次派王龁出战,结果围困了五个月,还是不能攻下。白起听说了,喝着小酒和别人吹牛:你看,我就说了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打的,当年我要打,那是有道理的,你不听,现在打不下了吧。秦王听说了,是真生气了:老东西,你不帮忙就算了,居然敢数落我”。于是秦王下令削了白起的爵位,降为大头兵,赶出咸阳城。

      至此秦王虽然生气,但是却没有要杀白起的意思,而范雎在秦王面前说了一句:白起心里还是有怨气啊,他就这么走了,万一跳槽到别的诸侯国,与秦国作战,那可就麻烦了,白起的实力,你是了解的。秦王恍然大悟,连忙派人送宝剑给白起,命他自尽。自尽前,白起仰天长啸说:想我白起,为秦国打下70座城池,我有什么罪,非得要了我的命?想了一会儿,白起凄然一笑:也罢,我是该死,长平40万赵国士卒,他们又有什么罪呢,还不是被我给坑杀了,这都是报应,随即自刎而亡。

       白起之死,我分析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白起之死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他拒不服从命令,得罪了秦王,但其实,还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都与范雎有关。一是白起卷入了秦国内部的王权之争。白起的发迹源于一个人的提拔,这个人叫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舅舅,秦宣太后芈月的弟弟。当年秦武王因为举鼎被砸死,芈月抓住时机,联合自己的弟弟魏冉,扶持自己的儿子继位,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

因为秦昭襄王年龄还小,所以宣太后把持了朝政,他任用自己的弟弟魏冉为相国,同时重用自己的另外一个弟弟芈戎,封为华阳君,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公子芾和公子悝分别封为泾阳君和高陵君。这四个人被称为“秦国四贵”,他们和宣太后一起,把持着秦国的大权,秦昭襄王名义上是国君,但是却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这种傀儡生活一过就是41年。直到范雎来到秦国,他大力支持秦昭襄王,废除了宣太后,驱逐了秦国四贵,才真正的掌握了秦国的大权。白起作为魏冉提拔的人,自然不是秦昭襄王的嫡系,只不过他比较能打,秦王还需要他开疆扩土,收拾他,也是早晚的事儿。二是白起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范雎的地位。打击魏冉,范雎就是幕后主使,对于白起他是非常忌惮的。范雎知道现在自己有秦昭襄王罩着,暂时是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一直让白起官居高位,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超越自己,到那时候自己就成了别人打击的对象了。

       说起范雎的身世,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反正他是死里逃生的来到了秦国,受到秦王的重用,犹如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一样。因此他是绝对不允许让自己丢掉现在的地位的。这也是范雎不遗余力的给白起落井下石的原因。白起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上帝是非常公平的,他给了白起优秀的军事基因,但是给他的政治智慧几乎为零。这似乎是每一个孤胆枭雄的命运,过刚易折,唯有外圆内方才是处世之道!白起通过魏冉推荐,秦昭王命为白起为左庶长。

       在公元293年白起率八万秦军在洛阳打破韩魏联军二十万,俘获了魏将公孙喜,夺城池五座。公元292年,白起率军攻魏,斩首八万并沉二万人于河,攻下魏国城池六十来座。公元286年,白起率军攻赵国,斩杀三十万余人,攻下赵国的关狼城。公元278年,白起率军南下对南方大国楚国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他亲率二十万大军东出武关,直到鄢城受阻,白起就命令士兵打开江水灌城,秦军不战而下鄢城。秦国占领了楚国西部的大部分土地。此时白起已经官衔已经到了武安君,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经过一连串的军事打击,魏韩赵楚的势力大损,每次战役只要听说是白起指挥,对方害怕的只哆嗦,不是望风撤退,就是战败请降。公元273年,白起率十万大军攻魏,斩首十三万,夺取了魏之华阳地区。公元264年,白起率军进攻韩国,斩首五万,并夺取了韩国重镇陉城,夺取了晋南大片土地。白起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已经达到巅峰,正当他大显身手时候,他的命中的克星范雎开始向他扬起亡幡了,乃勇胜而谋次也。